環境、社會和企業治理(合稱為ESG)在企業營運中的角色日益重要。近年不少房地產公司都會將ESG理念納入到決策中,然而他們在制定和執行ESG政策時,仍會遇到許多不同挑戰。據畢馬威會計師行2022年進行的ESG調查,有57%受訪者指出企業在推行ESG政策時,遇到的最大難題是「ESG的資源能力和專業知識」、其次是「報告需記錄的範圍及需遵循的框架」、至於排名第三至五位的,分別是「建立有效報告的難度」、「監管缺乏清晰指引」以及「有效推行ESG政策需付出的高昂成本」。但對企業來說,更棘手的可能是ESG相關議題不斷演變,企業難以迅速應對形勢突變、出現新興風險的情況。
房地產公司無疑是在推行ESG政策上的領導者。根據香港政府制定的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30+》中記錄,香港的建築物佔90%的電力消耗和60%溫室氣體排放量。ESG政策可能在亞太地區仍處於起步階段,但無可否認ESG已成為企業在制定政策時不容忽視的範疇。實際上,如房地產公司有意將ESG納入在政策中,並妥善應對來自不同範疇的ESG挑戰,便更有可能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營運彈性。
1. ESG 披露指引不斷轉變
實行ESG時,確保政策合符規定是重大難題之一。由於現時尚未有一個全球適用的ESG 披露指引標準,企業大部份時間都可以自行選擇遵循哪些披露指引所撰寫ESG報告;此外,由於ESG 數據缺乏標準化、亦沒有為ESG定立一致的定義,令相關披露指引不斷變化。披露指引要求企業時刻關注、並滿足所有最新的ESG法規,因此ESG披露指引不斷變更,為實行ESG帶來挑戰。
2. ESG 人才短缺
ESG概念的重要性持續提升,如果企業要將ESG融入決策過程,便需要具備在撰寫ESG報告、數據和標準等範疇中具專業知識的人才。基於ESG發展迅速,就業市場目前正面對ESG專家短缺的問題。市場對ESG人才的需求遠遠超出可供應量,甚至演變成人才爭奪戰,各企業都為實施ESG目標、以及應對未來即將不斷演變的 ESG 披露要求而爭奪人才。例如根據《南華早報》早前的一篇報導,市場正出現搶奪「具備ESG 專業知識」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趨勢。
3. 收集和追蹤ESG數據
前文提及過ESG政策缺乏標準化,而ESG披露指引又不斷變更,企業難以決定需要收集和採用哪些ESG數據;此外,數據收集和分析的過程亦是一大難題,因為其涉及企業不同部門,如需取得標準一致的數據,或需投入不少資源,讓各部門之間互相協調配合。另一方面,由於不少企業採用的都是舊有技術,又缺乏ESG數據的相關知識,企業收集的ESG數據在數量、質量方面可能會有參差不齊的情況,導致其製作出的ESG報告會有準確性和透明度不足的問題,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外界指控企業漂綠。
4. 識別ESG相關的重要議題
企業可以透過進行重要性評估,揭示哪些ESG議題對企業業務和持份者最為重要。因應企業業務性質、企業策略、所在地、社會期望等因素,不同企業的重要ESG議題均各有不同;然而,由於過程中牽涉到資訊範圍、持份者及時間框架等三大關鍵領域,這三大領域均有助定義為何不同議題都對ESG政策如此重要。因此,評估不同ESG議題的重要性,將會是一項非常耗時的工作。
5. 與持份者進行溝通
即使企業已擁有合適的ESG人才、計劃及能夠實行ESG政策的工具,但卻未能讓董事會、股東或員工等所有持份者參與其中,仍然有可能無法實現企業制定的ESG計劃。不同持份者之間需要有清晰溝通,才能讓企業成功推行ESG策略。
應對ESG難題的解決方法
1. 培育 ESG 人才
要從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,成功聘用具ESG知識及經驗的專業人才,絕非易事。但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,無法聘用人才,企業亦可以透過為現有員工提供 ESG 培訓計劃,培養能夠助企業推行ESG政策的人才。讓現有員工接受ESG知識培訓,並建立一支ESG團隊,不僅具足夠成本效益,而且也是能夠培養員工忠誠度的長遠策略;培訓現有員工的另一個好處,是現有員工對企業的價值觀和營運方式非常了解,可以助企業快速彌補與ESG技能不足的差距。
2. 與持份者保持溝通和互動
今時今日除了盈利能力外,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也備受大眾關注。這些關注一般來自員工、客戶、股東、供應商和更廣泛的社區等持份者。企業需要確保持份者高度參與,例如考慮所有持份者的觀點,將他們的意見納入決策過程中,可以培養持份者的信任、尊重、以及企業的透明度,從而與不同持份者建立長期關係。因為與持份者保持積極的溝通與互動,可以促進企業更高可持續性及彈性的發展。
3. 擁抱新科技
無論行業和企業的規模如何,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erative-AI)和商業軟件等科技,都可以為企業的長期成功奠定好基礎。科技可以應用於各種方式,以改善招聘、入職和培訓、員工滿意度和留存率等人力資源流程。例如,企業可以使用企業資源規劃軟件(ERP),以收集和分析企業內的人力資源數據,助人力資源部門能夠作出更快、更明智的政策決定,藉此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及生產力。